付费内容组

我们的 2018 好物推荐:应用篇

回顾 2018,好 App 其实不少。但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评选年度应用。而是把笔墨着重在那些对我们产生了影响,融入了我们生活与工作流的应用。

关联阅读:我们的 2018 好物推荐:硬件篇

属于 Windows 的捷径:Quicker

Quicker

🔗 下载链接

@沨沄极客:在 2018 年,Windows 平台悄然诞生了一款功能强大的效率工具:Quicker。你可以把常用操作组合成一个快捷动作,实现原本复杂的操作,从而有效提高效率。


Quicker 主界面

单从外观来看,Quicker 的主界面只是一个悬浮窗口和一些图标。在 Windows 下的效率工具、启动器软件有不少,为什么单单称这款名不见经传的软件为年度软件?因为那些软件大同小异,只有 Quicker 在动作的使用、制作、分享上独树一帜


一键开启 Chrome 的 App 模式

Quicker 能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呢?就我自己而言,使用最频繁的动作应该是一个官方动作「一键开启 Chrome 的 App 模式」。由于 Chrome 没有内置一键进入 App 模式,如果手动操作需要在应用快捷方式后加上参数:--app={context} --start-maximized ,显得有些麻烦了。在 Quicker 中,这个动作可以被分解为三步:

  1. 用 Alt + D 定位到地址栏
  2. 获取当前网页链接
  3. 给 Chrome 加上运行参数 --app={context} --start-maximized 后打开。

Chrome 的 App 模式动作组成

这样就可以通过 Quicker 一键进入当前网页的 App 模式了。

兼顾鼠标键盘的使用体验

使用方面,Quicker 面板分为 12 个全局按钮和 16 个应用按钮(上下文按钮),前者可以在任何场景下使用,后者则自动在不同的应用中切换。比如打开 Word,应用按钮面板会自动变成 Word 相关的快捷按键。

Quicker 的使用方式也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习惯,单是「激活面板」这个操作就提供了多达五种方式:「鼠标中键、长按右键、滚轮左击、Ctrl + 中键、Ctrl + 右键」,也允许自定义键盘快捷键来激活面板。

激活主面板之后,可以为每个按钮自定义一个触发按键,解决了以往「纯快捷键不够直观的问题」,即使你不喜欢鼠标操作,也可以用纯键盘操作使用 Quicker。 可以说是兼顾了鼠标党和键盘党的感受。


自定义动作键位

自己做一个组合动作

Quicker 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自制动作。自制动作有 4 种基础动作类型「键盘输入、运行程序、打开网址、键入文本」,以及 2 种高级动作类型「执行脚本、组合动作」、还有 2 个切换面板动作。我们来看看基础和高级动作类型。


组合动作列表

4 种基础动作类型

基础动作「键盘输入、运行程序、打开网址、键入文本」。可以实现「打开一个软件」「打开一个网站」「按下一个快捷键」之类的简单操作。如果只是把 Quicker 当成简单的启动器来用,只要直接用这几个动作就能实现,几乎没有门槛。

如果仔细研究,还会发现不仅可以实现单一的快捷键,还能按顺序连续输入多个快捷键来实现稍复杂的操作。比如「短时间查看 TIM 信息」这个动作,就是简单的 Ctrl + Alt + Z 调用 TIM 窗口,5 秒后再按一次隐藏 TIM 窗口。来降低社交软件对工作的干扰。这样的简单动作人人都能自己制作。

2 种高级动作类型

Quicker 内置了一个「组合动作编辑器」,左侧内置了丰富的快捷动作,从字数统计到执行脚本,还有「循环、判断」等逻辑动作,右侧则可以自定义一些需要用到的变量。把这些快捷动作拖到中间,组成特定的步骤就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动作了。

这和 macOS 的 Automator、iOS 的 Shortcuts 有相似之处。如果对它们已经有所了解,再上手 Quicker 就容易的多。


组合动作

Quicker 的另一个高级动作是「执行脚本」,支持 CMD 命令、CMD 批处理、BAT 批处理、PowerShell 脚本,以及 AutoHotkey 脚本,允许直接通过管理员身份运行。所以「清理图标缓存」「定时关机」等常用的批处理命令都可以直接交给 Quicker 来运行。


执行脚本

官方的动作分享平台

全靠自己做动作难免有些麻烦,Quicker 为此提供了一个官方的动作共享库。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做的动作分享到共享库中。

Shortcuts 的官方库都由苹果钦定,Automator 也没有统一的分享库,想要分享自己做的动作,只能依靠分享链接,或是通过第三方分享平台分享。相比之下 Quicker 的动作共享库可谓百花齐放。

Quicker 的分享库由「通用动作」和「应用动作」组成。通用动作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使用,应用动作则仅限于在应用内使用。


分享动作

分享方式可以分为「公开分享」和「临时分享」,分享后会同时生成一个链接和一个网页。将链接粘贴到主面板中就会自动变成动作。

分享时可以自定义动作图标、用途、备注、分类等。分享时需要通过审核,保证分享的动作中不包含恶意代码和危险动作。如果你的动作中出现了问题需要更新,可以在原动作上修改,更新会同步到这个页面。(原动作一旦删除,便无法更新)。当你从分享库中下载动作,并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后二次分享时会显示「此动作从已分享的动作创建,点击查看来源信息」,有效保证了原作者的权利。


网页版共享库

找对门路的效率软件

我们讨论效率工具时,通常是为了给自己节省重复劳动的时间。我很少使用那些启动器软件的原因之一就是「打开应用」这件事本身就不算浪费时间,所谓的「启动器软件」无非是「从桌面、从开始界面打开软件」变成了「从启动器中打开软件」而已。

真正的效率工具应当是尽可能实现「简单地完成复杂操作」。Quicker 的设计让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定制动作,而且兼顾了简单功能和复杂动作,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Quicker 的开发者凭一己之力完成了 Windows、Android、iOS(测试版)的开发,还搭建了 Web 版的共享库,是一位相当有实力的独立开发者。同时他每天都会在用户群内解答疑问,并根据用户的意见改进产品,效率极高。目前仍然处于快速开发状态,免费使用,未来可能会收费。你可以在 Quicker 官网 免费下载。

注:由于 Quicker 需要实现的许多功能会无法避免用到钩子,可能被 360 等杀毒软件误报有病毒,也有人出现了添加白名单仍无法使用的情况,建议彻底退出或卸载 360 解决问题。

用 Scapple 找回思维导图的灵活体验

Scapple

🔗 下载链接

@Minja:相信很多人读者装了思维导图工具,用途之一就是拿来梳理书籍脉络。我自己亲自尝试之后,惊讶地发现市面上所有主流思维导图工具都根本没法用。

这就和大家聊聊我去年主力思维导图工具的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思维导图工具都没有太大的不满,不管是免费的 XMind,还是价格不菲的 MindNode,似乎都可以满足我「梳理思路」的需求。

仔细回想,整整几年时间,我只是拿导图 App 来组织文章、策划案的大纲,或者整理书中某一章节的框架,篇幅不大;等到试图把书籍整成思维导图时,我发现现有的导图模板套不上了。

问题最开始出在《枪炮,细菌和钢铁》这本书上。这是一本讲人类社会演进的书,和很多社科类书籍一样,《枪炮》写得像散文,不比自然科学那样逻辑分明,目录没有按照总分或者渐进结构组织。作为一本畅销书,网上有不少人热心人分享了自制的《枪炮》思维导图,可惜他们几乎都被目录误导了。照抄目录的话,会出现杏仁、苹果树和黑人处于同一层级的情况,这算怎么回事?不明所以的人还会以为作物和人种一起导致了社会分化,可这本书偏偏是反对人种决定论的。

《枪炮》还算比较厚道的,在前几章里就抛出了全书的大致框架:自然环境作为根本原因,然后一步一步影响人类社会。这样的渐进+树状,中间还穿插一些小箭头的框架,至少我用 MindNode 是没法画出来的。

《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真正框架

后来读别的书时再尝试画导图,思维导图模板的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绝大多数思维导图工具都是树状发散的结构,但书籍的结构却不一定这么规规矩矩,这时候多数思维导图预置的模板反而成为了阻碍。再多的模板都无济于事,因为读书之前我们没法洞察到书籍的真正框架。目录也只能算一个不太靠谱的参考,《枪炮》的目录就是一个典型的陷阱。

不信邪的话可以给《自私的基因》画画思维导图,八成能把读者逼疯:核心的「模因论」在最后几页才出来,很可能读完才发现自己要全部重新整理。

真想摸到作者的意图,就要边读、边记、边修改自以为的框架。能满足这个需求的 App,可能只有 Scapple。这个工具最早是 Hum 推荐给我的,刚开始因为没有 iOS 版,我没有当成主力,直到拿它来对付厚厚的书籍,才发现其威力。Scapple 仍然是思维导图,但它更接近实体纸笔的灵活体验——实际上,Scapple 的图标就是一块画着粉笔画的黑板。

Scapple 的图标就是一块黑板

先来看看我用 Scapple 画的《枪炮》思维导图,虽然还不完整(有的章节没吃透),不过已经和作者给出的框架差不多了。

用 Scapple 画的思维导图

对比常见的树状发散形思维导图,不难发现,Scapple 画的导图不要求有中心(也可以有,就看你需不需要),读到哪儿发现一些重点了,就往上记上去,最后再来分组、分层、添加连接线。这种绘制思维导图的体验,很像在纸上随处记录,而且组织的时候更加省力,可以直接拖动来改变记录的位置,不用来回擦除誊抄。主流思维导图预置模板的局限,在 Scapple 这里就不存在了。

这样灵活的工具,仅仅拿梳理书籍内容未免有点可惜,我再分享几个使用场景。

一种就是绘制各类发展史。我有段时间对军事潮牌感兴趣,深深佩服一些时尚杂志的编辑,随便挑一款单品,都能对它的发展历程信手拈来。很快我发现,服饰的演进不是胡来的,很多设计的历年变动都有其道理,于是我就尝试用 Scapple 给一些单品画发展史,帮自己搞懂一些细节设计是怎么回事。譬如大受欢迎的秋冬服饰飞行夹克,为啥它的衣领是短短的螺旋状?冬天冷飕飕的,貌似很不合理。逐本溯源,这东西最早是美军空行师用的,飞行员在机舱里不怕大风吹,倒是怕跳伞时被大翻领钩到造成伤亡,故领子越短越好。这样有原由的设计一抓一大把,在 Scapple 里按年份画成思维导图,就对这一单品有了整体认识。

飞行夹克的发展史

有兴趣的读者,推荐用 Scapple 整整咖啡的历史1

《上瘾 500 年》
 、《低俗小说》的故事线或工业设计运动的来龙去脉2
可参考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相信可以获得一种「上帝视角」般的明朗感。

Scapple 还允许半成品的存在。我有一些没整理完的思维导图,换成主流工具那就糟了,那些不确定所在层级的内容往哪里放呢?在 Scapple 里没有这个顾虑,直接放在空白的地方就好。比如下面这个画了一半的蝙蝠侠动画电影编年史,框架还不清晰,但基本包括了至今上映过的所有蝙蝠侠动画电影3

除去面向小朋友的几部,那个系列实在太糟糕了。
 ,可以日后看过电影再来慢慢整。

蝙蝠侠动画电影编年史

小结一下,传统的思维导图工具,是预先知道内容结构,然后往里面填空;而 Scapple,则是一边记录一边调整结构,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场景。

最开始,出于阅读的需求,我把主力思维导图工具换成了 Scapple。后来我在梳理,也更加青睐这种更灵活的整理方式,开始在更多场合使用它。

另外,我现在也同时使用 MindNode。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层导图,用传统树状图来画是更合适的。而且 MindNode 模板比较美观,分享给别人时也不露怯。下面是克苏鲁神话里的部分神祇系谱,用 MindNode 就能够很好呈现,这时候就不需 Scapple 出场。

克苏鲁神话系谱

过去一年里,Scapple 改变了我画思维导图的方式。不过从本质上讲,我感觉自己回到了用纸笔整理内容的时候,同时又摆脱了纸面限制,享受着智能工具的便捷。

(编注:Scapple 的 macOS 版最近一次更新记录是 2019 年 1 月份,但 Windows 版本长期未更新,因此不建议购买它的 Windows 版本。)

Inoreader:完全契合我阅读 RSS 的流程的客户端

Inoreader 客户端

🔗 下载链接:iOS(美区)、Android

@文刀漢三:受 Hum 的这篇《在线阅读处理流程:从需求、到方法、再到工具》启发,我已经很久不把 RSS 客户端作为主要的阅读工具了。而是把 RSS 客户端当作信息收集的一个渠道,只在 RSS 客户端里扫读标题和概要,最后收集到稍后读工具里统一阅读。

前段时间,Hum 给我推荐了 Inoreader 的手机 app。尝试之后,我很快就将它换成了自己的主力 RSS 客户端。

Inoreader

论应用的精美程度,Inoreader 肯定比不上 UnreadReeder。但由于我已经不把 RSS 客户端作为阅读工具,所以阅读体验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Unread 和 Reeder

相比之下,我更看重 RSS 客户端的这几个功能:

  1. 有便捷的方式将文章标注为星标。这是我将文章发送到稍后读工具的方式4
    借助了 IFTTT。
     。相比共享表单(Share Sheet),星标可以少操作一两次。所以我需要 RSS 客户端里有显眼的星标按钮,或者手势操作。
  2. 滚动过的文章,会自动标记为已读。这个功能可以节省很多操作,当我把一篇文章滑过去了,也就意味着我对这篇文章不感兴趣,自然也就可以标记为已读。
  3. 可以同时显示标题和配图。除了标题,文章配图也是我判断要不要读一篇文章的因素。因为有些文章取标题可能比较随意,你从标题里不一定能明白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而图片,则往往含有更多的信息量。

Unread 第一点做得不太好,星标按钮藏在了二级菜单。Reeder 则缺少了 2、3 这两个功能。综合下来,只有 Inoreader 能同时兼顾这 3 个功能。

但是,Inoreader 真正让我留下来的,是因为它完全契合我阅读 RSS 的流程。我会将自己的 RSS 源分成了 4 类,分别是:

  1. Daily News:以报道新闻为主的网站,更新频率较高,时效性比较强。如果过了时效,则可以全部标记为已读5
    Inoreader 可以将一天前/两天前/三天前/一个星期前/两个星期前的文章标记为已读。
     ,不需要有阅读压力的一个类别。比如 MacRumors。
  2. Light:仍是以新闻、轻内容为主的网站,但更新频率较低。比如各大应用的官方博客;
  3. Focus:更新频率较低,需要专注阅读的网站。比如 Dr. Drang 的博客。
  4. Blog:与科技无关的博客,作为兴趣阅读。

我阅读的顺序是:先读 Daily News,接着读 Light,然后再读 Focus,最后读 Blog。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在 Daily News 分类里,我不会全部 RSS 源混在一起阅读,而是一个一个 RSS 源分别阅读。因为作为报道新闻为主的一个分类,它的文章数量肯定要比其它分类多得多。所以,我不能在这个分类上耗费太多时间,相应地我扫读标题的速度也就快很多。但是,这些新闻网站取标题的风格都有自己的风格。如果混在一起读,我就要在几种标题风格里不断跳跃,实在很难抓到信息的重点。因此,分别阅读是更好的选择。

而 Inoreader 的「跳转到下一区域」功能,则完全符合我的阅读顺序。我可以从一个 RSS 源里,不断往下滚动,跳转到下一个 RSS 源。我也可以从一个分类里,往下滚动跳转到下一个分类。并且,被滚动过的文章,都会自动标记为已读。而我也不需要思考,读完一个分类后,接下来应该点进哪个分类。一套固定的阅读流程就摆在我面前,极其顺手。

跳转到下一个区域

iCloud 储存空间:适合送给家人的新年礼物

@文刀漢三:过年,是我给家人做数码设备维护的契机。比如换新手机,升级系统,安装应用,解决疑难杂症等问题。

大家都知道,这些数码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很麻烦。也只有家人,才能让我们耐心地帮他们解答。所以说,各位 Power+ 读者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开玩笑 🙈。正经点说,因为大家是付费用户,我们提供服务也是理所应当的。

最开始我爸妈问得最多的问题是,「XX 功能是什么?」、「 XX 软件怎么用?」。慢慢地,我发现他们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手机空间不够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父母们拍的照片越来越多了,而他们在用的设备,可能还是 32GB,甚至是 16GB 这样小容量的设备。你在网上一搜,很多人的回答就是「定期备份照片到电脑就行了。」但是,你得知道「定期备份」这件事,即使是对于熟悉电子设备的我们来说,也是会觉得麻烦的一件事。更别说对数码产品不了解的父母了。而且,他们还不一定有电脑。

伴随着手机空间不足的问题,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是:iPhone 总提醒备份空间不够?

这个就是苹果的锅了。首先默认 iCloud 空间只有 5GB,自然不够用。此外,即使你第一次点掉了这条提醒,系统也会时不时重新提醒你一遍,除非你完全把备份功能给关掉。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我认为是给父母购买 iCloud 的储存空间。因为,iCloud 照片以及 iCloud 备份,是苹果生态上非常易用,并且很没有存在感的两套服务

就这么说吧,我给我爸妈开通了这两个服务之后,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我给他们开通过。我也完全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用,他们只需要按照平时使用手机的习惯正常使用就行。

如果你暂时没有条件给父母换大容量的手机,那么就可以把 iCloud 照片的「优化 iPhone 储存空间」选项打开。你可以参考我在《我的照片管理方案与备份方案》里分享的截图,节省了我的 MacBook 接近 100GB 的储存空间:

打开「优化储存空间」之后(图为 Mac 储存空间,但 iPhone 也同理)

iCloud 备份第一次运行的速度会比较慢。等第一次完成之后,之后都是增量备份,速度自然也就快很多。即使 iCloud 备份算不上特别稳定,比如有可能几天才成功备份一次,但也总比完全没有备份强。

我相信有很多父母,手机是他们唯一的电子设备。手机如果丢了,那就是什么数据都没了。iCloud 照片和 iCloud 备份作为苹果系统内置的服务,即使算不上特别稳定,但能够做到这般易用以及没有存在感,我相信对于不熟悉数码产品的父母来说,是非常棒的一个新年礼物。

最后要提一点,如果你购买了 200GB 以上的 iCloud 储存空间,就可以通过家人共享将储存空间分享给家人。

高格证券:第一个面向价值投资者设计的 App

高格证券

🔗 下载链接

@子不语Rex:去年在写《价值投资美股新手指南》时,感觉写得最无聊的就是「选择我的美股券商」那一章节了,特别是把各家的美股交易 app 拉出来做功能横评,其实真的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太本质上的差异。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年末的时候,写「大玩家」公众号的张磊,推出了高格证券。作为一款证券交易软件,它真的一点都不像证券软件,你甚至在里面连 K 线图都看不到。用创始人张磊的话来说,高格证券并不致力于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交易软件,也不鼓励你频繁交易,更不是一个「推荐股票,包你赚钱」的工具。那它是什么呢?

我觉得目前市面上的证券软件,包含所有我在《价值投资美股新手指南》里提到的所有 app,本质上都是为技术分析流派设计的,而不是面向价值投资者的。而高格证券,是第一个面向价值投资者设计的 app。

很多人希望能长期投资于有价值的企业,和它们一同成长,分享财富,然而,最大的难点之一在于,每个人的精力和知识边界都是有限的,如何找到那些优质企业和潜力股?在高格证券当中,被突显出来的是一家家优质的企业和他们的介绍,你可以把这里当作发现它们的一个窗口。

高格证券中突出的是一家家优质公司

高格证券最近还推出了一个「优买计划」,这个也很有意思,它把原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期权交易,设计成了普通大众都能理解的产品。

产品的本质是卖出看跌期权,但这么一说很多人搞不懂,试试看这样理解:

  1. 你非常看好 Netflix 这家公司,希望买入它的股票,但当前股价差不多要 350 美元,你觉得有点贵了;
  2. 通过优买计划,你可以申请在 3 月 15 日之前,一旦股价低于 310 美元,你就有机会买入;
  3. 一旦申请成功,即时获得每 100 股 430 美元的现金收益;

最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1. 在 3 月 15 日及之前,股价低于 310 美元,你获得 100 股 Netflix 股票 + 430 美元现金收益;
  2. 在 3 月 15 日及之前,股价一直高于 310 美元,你只获得 430 美元现金收益;
优买计划的运作方式,图片来自于高格证券公众号

当然,因为优买计划的本质是期权交易,当然是存在风险的,试想一下,如果在 3 月 15 日及之前,Netflix 今年的全部新剧遭到泄露,股价狂跌到 250 美元,而你已经约定以 310 美元的价格买入,相当于一买进就损失了每股 60 美元。

总的来说,之所以推荐高格证券,是因为它真正践行了设计驱动的理念,这种设计不是交互和界面层面的,而是更底层的为服务人群而设计:面向希望成为价值投资者的普通人。目前,高格证券只提供了 iOS 版本,尚没有安卓版本。

钱迹:理清自己的财务状况

钱迹

🔗 下载链接

@Fairyex:记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相信大部分人也都有简单的记账习惯,我也一直保持着有记账的习惯。虽说如此,在去年下旬之前我还只是使用 GitHub 上开源的财务管家简单地记一下什么时候花了多少钱 —— 直到我将主力记账应用换成了钱迹。

好的记账应用不仅可以将你的收支情况充实地安全地记录下来,还可以引导你养成更加良好的理财习惯。记账软件五花八门,之前我也尝试了好多个,不是功能和开源应用差不多简单就是加了太多乱七八糟的功能(理财推荐,广告,高级会员等等)。不过在尝试完钱迹后,我果断捐赠了开发者,因为它做到了功能丰富的同时又十分克制。

说它克制,因为它没有后台,没有开屏广告,没有不靠谱的理财推荐,打开就记,记完就退,毫不打扰。

说它功能丰富,是因为比起普通记账应用重心放在记录,钱迹更注重资产管理这个概念。不管你的财务状况多么复杂,它都能给你理得清清楚楚。

经常报销怎么记?钱迹单独显示报销项状态,记录后是待报销状态,报销之后可以跟待办列表一样勾选转化成已报销状态,每个月报销多少还没报销多少轻松掌握。

报销管理

每月信用卡透支,借钱还钱算起来搞得人焦头烂额?无论借入借出信用卡透支,钱迹都支持单独记录。不仅可以自己选择借入或借出的资产账户,还可以轻松添加借款人和还款日期,还款日期快到了还钱迹还会提醒我还钱/收债,备份电子借条安全又省心。

欠款添加

重要的是无论是支付宝,微信,信用卡,公交卡,会员卡,甚至是押金,钱迹都支持单独设立资产账户,每个资产账户的收支都一清二楚。再也碰不到某张卡要用的时候突然发现没钱的情况了。

非常接地气了

无论是第一次就用钱迹记账,还是从其他平台转移都非常方便(甚至可以导入支付宝账单,Execl 表格)。而且本身设计特别耐看,还支持将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为主界面 Banner,我觉得用起来特别顺心。自从用了钱迹之后,以前那些需要另外单独记录的报销,信用卡等数据都可以一起记录,钱迹统计报表也会自动计算这些数据。资产账户的设立让它从一款记账软件成为一款会计软件,无需付出额外的精力就能让我对自己财务状况的管理效率高出一大截。

开发者非常热心

Fusion App:摆脱毒瘤和流氓应用

Fusion App

🔗 下载链接

@Fairyex: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一些让自己「忍着用」的应用,这些令人受不了又不能不用的应用,我们都会称之为毒瘤应用。即使我自己本身不太用大厂的服务,但还是有几个应用让我每次打开浑身难受。不过自从用了 Fusion App 之后,我终于远离了这几个应用,自己的手机又用得更舒心了点。

简单来讲就是 Fusion App 就是一个可以让你将网页打包成本地应用的应用,不过和其他同类不同的是,Fusion App 的功能阶梯做得非常棒,从普通人到专家都能用它做出适合自己的应用。

如果你是小白并且觉得各种客户端占用空间非常大,想要节省手机空间,那么只需要将想要转换地客户端手机版网址放入 Fusion App 就可以简单生成一个应用(连应用图标都会自己生成)。

简单的网页生成

如果你觉得导出的客户端里面某些界面不好看,或者想要一个私人定制的感觉。那么只需要稍微学习一下前端的 HTML 和 CSS,就能轻松利用 Fusion App 的注入功能去掉任何你不想看到的地方,更能把改变任何界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改成你想要的样式

如果你恰巧会 Java/Lua,那么 Fusion App 在你手里就会变成一个利器,因为它支持在最终导出的应用里面运行这些代码,理论上可以实现原生应用的所有功能。我刚好都会,所以这样子只需要花费很少的精力,就能打造一个完全属于我的想要什么功能就有什么功能的客户端了。

高级功能,文章顶栏

使用 Fusion App 自己转换还可以避免直接使用别人制作的第三方客户端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至于 Fusion App 本身的安全性,我自己是信得过的,因为我也参与了设计。

Me

106

您好,为了保护少数派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良好的社区氛围,我们将从 2019 年 6 月 10 日起实行新的《少数派评论规范》,具体内容您可以通过相关页面了解,感谢您对少数派的理解与支持。(๑•ᴗ•๑)

精选评论 (7)

我的评论

晚甘侯
我觉得realtimeboard这类在线白板软件是不是可以替代Scapple的作用?
付费内容组
晚甘侯君:我个人认为不行。在线工具太依赖网络,不如 Scapple 这样贴近原始的纸笔。

—— by Minja

zixr365
请教一下,如果Scapple要做人物关系如何处理?例如A和B是夫妻关系,我习惯的是建立A和B两个节点,中间用线相连,此时我希望在中间的线上写“夫妻”,可Scapple不支持在线上写字,这样操作会把线条分为两段,中间插入“夫妻”的节点。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处理这种场景的呢?
付费内容组
Scapple 不支持在线上写字,如果一定要在线上添加说明,可以创建一个不和任何节点相连的节点,直接放在线边上。
huhuhang
可惜高格证券是个香港公司,没有香港账户,兑换的话外汇管制好像有点严。😂
PlatyHsu
Scapple 那段说到的其他同类应用的问题是存在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凑合的办法。比如对于 MindNode 来说,可以把每个条目都创建成主节点,然后通过创建互相之间的 connection (而不是包含关系)来标明层次。当然这肯定没有 Scapple 那样原生的支持好使,但如果只是偶尔有类似需求,就不用再投资一个软件了。
不隔山
我的 Scapple 都不做连线,文字一堆儿一堆儿的,视觉逻辑浑然天成!

目录

属于 Windows 的捷径:Quicker

兼顾鼠标键盘的使用体验

自己做一个组合动作

官方的动作分享平台

找对门路的效率软件

用 Scapple 找回思维导图的灵活体验

Inoreader:完全契合我阅读 RSS 的流程的客户端

iCloud 储存空间:适合送给家人的新年礼物

高格证券:第一个面向价值投资者设计的 App

钱迹:理清自己的财务状况

Fusion App:摆脱毒瘤和流氓应用